本轮改革地方主导的声音响亮,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的规范性文件能够得到多大程度的落实,拭目以待。
建筑业累计22.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49%12月用电量19.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06%。
建筑业累计22.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49%。其中,轻工业累计用电量116.75亿千瓦时,同比下降6.12%。12月用电量1.4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0.00%。第二产业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大,其增长变化对全社会用电量的增降趋势影响较大,同时体现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而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同比分别增长78.96%、18.88%、25.10%,合计增加电量4.84亿千瓦时。
12月份,湖南省全社会用电量143.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7%,如剔除线损因素,同比增长7.07%。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制造业、煤炭开采业用电量显著下降,同比分别下降12.01%、16.90%、3.5%,合计减少电量1.94亿千瓦时。在2015年完成6对12户中央企业重组的基础上,2016年国资委继续推动港中旅集团与国旅集团、中粮集团与中纺集团、中国建材与中材集团、宝钢与武钢、中储粮总公司与中储棉总公司进行重组。
国资委的下一步打算是,瞄准培育世界一流企业推进重组,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国机集团董事长任洪斌14日在北京表示,今年要着力抓好资源整合,抢抓本轮经济周期中资产价格较低以及国家深化改革、大力推进央企重组整合的契机,进一步落实资本运营规划,持续推进内部资源整合,适时推进海外并购,积极推进对外联合重组。同时扣住供给侧改革的主线,清理退出一批国企,加快处置低效无效资产,淘汰落后产能,进而实现央企瘦身健体、结构优化、提质增效的目标。在此之前,央企在开拓国际市场时多次出现了自相残杀的局面。
而伴随着挑战与更多的重组探路,更多具有世界一流影响力的国家公司将可能诞生在这一轮国企国资改革过程中。央行合并不是取消竞争,因为很多领域还存在地方国企跟央企的竞争。
这其中需要引起重视的一点便是,应该用市场化的办法来瘦身。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周放生直言,这一轮兼并重组改革需要谨防一边压缩一边膨胀。中国的国有企业,尤其是央企层面,曾进行过多轮整合。而电煤、钢煤的价格问题,一直困扰各方。
内部资源重组和对外联合重组成为国机集团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因为煤炭是电力、钢铁的重要能源,也是主要成本之所在。对此,有些人没有完全看懂。国资委的最新表态,意味着央企重组路径已经十分清晰,国资委要打造一批国家公司,而且重点在煤、电、钢领域实现。
纵向整合、横向整合这8个字很重要,向我们透露了未来的方向。其中,中粮集团与中纺集团的重组明显体现了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的思路。
国资委下一步的重组发力点将放在加快推进钢铁、煤炭、电力业务整合,探索海外资产整合。央企的主要作用,已经不仅仅是看护好中国国内市场的一亩三分地,而是要走出去争夺国际市场。
当钢铁、煤炭、电力企业纵向整合,一批超级企业将诞生,这就是未来的国家公司,他们将占据世界500强的前排,形成巨大的影响力。很显然,未来不仅仅是钢铁企业合并做大,也不仅仅是电力企业合并做大,大的钢铁企业、电力企业很有可能跟煤炭企业重组。合并的好处是,央企形成合力开拓国外市场。曾亲历上世纪国企改革的周放生回忆道,20多年前,因为没有《破产法》,更多采取行政方式搞兼并重组,但自从推行市场经济,加上破产法的出台,现在再来去僵尸、去产能,到底是以行政方式为主,还是以市场方式为主,站在了十字路口上。中国的发展阶段,正在从产能、资金引进来的时代,转向产能、资金走出去的时代,也就是说,中国的崛起、复兴进入了到了第二阶段。到本届政府成立之前,基本上形成了这样一个格局:在重大关键行业,一般有两到三家大央企存在,保证了有规模、有竞争。
最近几年的改革,则采取了合并为主的做法。而在重组途径上,将采取纵向整合、横向整合、新设合并、吸收合并、换股吸并、资产置换等办法。
中国南航集团也提出了业务整合重组。从数量上的单纯整合,到今日的强强联合,未来的中央企业兼并重组将不仅仅止步于此。
即将印发的《中央企业投资监督管理办法》和《中央企业境外投资监督管理办法》,已经对投资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国外资源的整合、并购中,谈判能力将大大提升。
2017年1月12日,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在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上透露了下一步深度重组的路径国资委将通过深度整合重组,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如果中国的钢铁巨头、电力巨头同时控制大煤矿,那么中国钢铁的国际竞争力将大大提升,对于应对反倾销将起到重要的抗风险作用;如果电力企业有自己的大煤炭企业为后盾,那么电力成本将降低,可以更好地为用电企业降低负担。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王宜林在中石油2017年度工作会议上表示,今年要抓好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等决策部署,稳步推进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推进业务整合重组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推进市场化机制改革。央企层面保持竞争,固然有利于看守好国内市场,但在开拓国际市场的时候,就容易形成内耗。
业内专家表示,新一轮国企重组将会更加注重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向前瞻性、战略性产业集中,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集中。对产能结构性过剩的石油行业来说,业务整合成为重组的主要途径。
重组成央企年度会议高频词多家央企根据国资委的部署,也提出了自己的重组思路内部资源重组和对外联合重组成为国机集团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
最近几年的改革,则采取了合并为主的做法。央行合并不是取消竞争,因为很多领域还存在地方国企跟央企的竞争。
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王宜林在中石油2017年度工作会议上表示,今年要抓好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等决策部署,稳步推进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推进业务整合重组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推进市场化机制改革。1月9日的南航年度工作会议提出,2017年南航将重点研究引入先进互联网企业、与全球行业领先者交叉持股或联合设立子公司等方式,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并购重组,加快相关业务整合和市场化运作;加大新兴领域投资力度,拓展业务领域。很显然,未来不仅仅是钢铁企业合并做大,也不仅仅是电力企业合并做大,大的钢铁企业、电力企业很有可能跟煤炭企业重组。重组成央企年度会议高频词多家央企根据国资委的部署,也提出了自己的重组思路。
国资委下一步的重组发力点将放在加快推进钢铁、煤炭、电力业务整合,探索海外资产整合。国机集团董事长任洪斌14日在北京表示,今年要着力抓好资源整合,抢抓本轮经济周期中资产价格较低以及国家深化改革、大力推进央企重组整合的契机,进一步落实资本运营规划,持续推进内部资源整合,适时推进海外并购,积极推进对外联合重组。
这其中需要引起重视的一点便是,应该用市场化的办法来瘦身。而伴随着挑战与更多的重组探路,更多具有世界一流影响力的国家公司将可能诞生在这一轮国企国资改革过程中。
中国的发展阶段,正在从产能、资金引进来的时代,转向产能、资金走出去的时代,也就是说,中国的崛起、复兴进入了到了第二阶段。从数量上的单纯整合,到今日的强强联合,未来的中央企业兼并重组将不仅仅止步于此。
本文由人生路不熟网发布,不代表人生路不熟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0y48.scrbblr.org/18455/309.html